大家都知道,直接飲用自來水是有害的,但并不是每個人都習慣于去購買瓶裝水或使用特殊的過濾器。自古以來,***有一種消毒水的方法–煮沸。
而今天,許多人經常將水煮好幾次,例如為了喝茶或喝咖啡,而懶得重新去燒一壺開水。
但是,這個習慣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傷害嗎?一些主張健康生活方式的支持者認為,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再次煮開水。他們是對的嗎?
我們將告訴你,自來水中含有哪些雜質。首先,雖然大量的氯可用于清潔皮膚,但它會對皮膚和粘膜產生刺激性作用;其次是鈣和鎂鹽,煮沸后,它們會沉淀在壺的內壁上;第三,含有重金屬,如鉛、鍶和鋅,在高溫下會形成致癌化合物;第四,含有病毒、細菌以及類似的微生物群落。
“活水”和“煮沸水”
在煮沸水的過程中,這些物質會發生什么呢?毫無疑問,細菌和病毒會在******次煮沸的過程中死去,所以,為了給水消毒,這是必須的。
遺憾的是,重金屬鹽不會從水中消失,而當水煮沸時,它們的濃度只有在一定量水蒸發的情況下才會增加。也***是說,煮沸次數越多,有害鹽的濃度也***越高。但是,根據科學家的說法,在同一時間,它們的數量還不足以對身體造成重大傷害。
至于氯,當自來水被煮沸時,它會形成許多有機氯化合物。煮沸過程持續的時間越長,這些化合物發生的次數也***越多,包括致癌物和二惡英,它們可對人體的細胞產生負面影響。在研究的過程中,科學家們發現,即使水在煮沸之前,用惰性氣體水凈化了,這種化合物還是會出現的。當然,這種有害影響不會馬上顯現出來,但它們會在體內積聚,時間久了,進而會導致嚴重疾病的發生。
來自英國的朱莉哈里森(Julie Harrison)在研究生活方式和誘發癌癥方面,有著豐富的經驗,他說,當每次煮開水時,硝酸鹽、砷和氟化鈉的含量會增加。硝酸鹽會轉化成致癌的亞硝胺,在某些情況下還會導致白血病、非霍奇金淋巴瘤和其他癌癥;砷能引起癌癥、心臟病、不育、神經系統問題,當然還有可能中毒;氟化鈉對心血管系統也有不利影響;同時,少量無害的物質,如鈣鹽,隨著水的不斷沸騰也會變得危險,如影響腎臟,導致結石的形成,以及引發關節疾病和關節炎。特別是兒童,不建議他們飲用反復煮沸的水,因為高含量的氟化鈉會嚴重損害兒童的精神和神經發育。
另一不支持飲用再次煮沸水的事實是,水中會有氘的出現,普通的水會變成“死水”,如果持續使用這種水,***會導致致命的后果。
然而,科學家們認為,即使水經過了幾次熱處理,氘在水中的濃度也是可以忽略不計的。根據彼得里亞諾夫索科洛夫院士的研究,要得到一公升濃度的氘,必須要煮沸兩噸以上的自來水。
順便說一下,水再次煮沸幾次,事實上,其口味也變了,甚至沒有煮一次那么好。
是煮沸還是不煮沸?
顯而易見,開水對身體的作用還是大于直接飲用自來水的作用,所以,煮沸一次水是非常合理的。此外,還要養成一個新的習慣:在每個泡茶之前,給茶壺注入新鮮的水,給它一點“呼吸”,注意,還要清洗污垢!